找到相关内容500篇,用时7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究1

    此二颂及长行为世亲菩萨所造。中间的一百一十三颂,又称本颂,弥勒菩萨所造。其中,第一颂“唯相障真实,及修诸对治,即此修分位,得果无上乘”是总标纲宗,提纲挈领地阐述了本论的纲要。其次的一百一十一颂释...的空性。辨障品,障障碍,辩明修道过程中种种障碍差别,有总障、障,如三乘总障、修行次第障、觉分障、十度障等,是修学佛法过程中所应断除的烦恼及所知障。辩真实品,依三性显示诸法真实,是修学佛法所应通达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0256497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微(1)

    一百一十一颂释,将全论内容分为七品进行阐述:第一《辨相品》,第二《辨障品》,第三《辨真实品》,第四《辨修对治品》,第五《辨修分位品》,第六《辨得果品》,第七《辨无上乘品》。最后一颂“此论辨...唯识相的依他起性及真实的空性。《辨障品》的障障碍,辨明修道过程中种种障碍差别,有总障、障,如三乘总障、修行次第障、觉分障、十度障等,是修学佛法过程中所应断除的烦恼及所知障。《辨真实品》依三性显示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1956515.html
  • 论天台智者的实践体系

    破一相,无相亦自灭."   其三,教之实践是以囊括无量法门其特色.具体来说,每一行皆是各自独立的,其中任何一种法门皆能破除无明,得证一定的果位,属上智导行:   "是一一行皆破无明,入深境界."   虽然如此,教所修之各个法门互不相关,不能含摄其它的法门,故不能臻于圆满的境界.   其四,智者阐述圆教之实践特色每一行即代表无量行.行者只要掌握一种法门,就是掌握一切法门.这是由于圆教之教义...

    沈海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456521.html
  • 论唯识宗的色心关系

    的所依处。五识借它增上缘,生起“了”作用。色等五境,分别是眼等五识所缘的对象。法处所摄色,是第六意识依意根(第七识)所缘的法尘。共有五种:一、极略笆,即是极微色,是将色分析到极小处的色。二、极迥色...说:“集起名心,思量名意,了别名识,是三差别。如是三义,虽通八识,而随胜显,第八名心,集诸法种,起诸法故;第七名意,缘藏识等恒审思量我等故,余六名识,于六境,粗动间断,了转故。”⑥这些心识皆通以...

    海 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3656536.html
  • 丛林的组织和常识(2)

    都市有20人以上的僧伽、小都市有十人僧伽、偏僻地力则有五人、四人的僧伽。三人以下则决不能称为僧伽,三人或两人称众,而与僧伽有别。理想的僧团成员最好是开悟的圣者,而实际上,受过具足戒的人都成为圣者,...八戒),二出家戒(即解脱戒),三道俗共戒(即五戒,三聚净戒)。二归戒 归依于佛宝、僧宝的戒法。《五分律》说:“初,佛成道,二贾客及女人须 不认识 陀并五比丘皆受二归,缘未有僧故。”这是就小乘、别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056664.html
  • 宋代天台山家山外论争

    随缘说所引起的论争,主张观法之对境不仅有真心,且有妄心.  天台宗的四明知礼,论定如来藏缘起说理随缘」,《十不二门指要钞》曰:「理具三千,事用三千,各有总,此两相即,方称妙境」.但同时的...知礼在其撰述的《十不二门指要钞》,主张「一念灵知」是属事,强调「妄心观,两重能所,理具事造,理随缘」之反驳.  庆昭门人继齐即撰《指滥》,予以驳斥,主张真如不变随缘,是天台圆教之理,理岂有随缘....

    释演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3556809.html
  • 建兴佛教从完备的沙弥教育做起

    罢了!《行事钞》云:“忏罪一同僧法,界内集人作之。不受戒者,亦无众,文同大僧,唯以突吉罗一罪,。……若犯提舍以下,上及僧残,并须忏悔,有覆须治,唯以吉罗(轻罪名)定。若波罗夷,律云:三众突吉罗...引入,再加上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几乎全盘放弃(时代的因缘如此),且又受到丛林式微、家庙兴起及僧材凋零(尤其以今日的台湾佛教然)等客观环境的影响,传统的僧教育(师徒制、丛林式)已无条件再维持了。而今日汉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3057063.html
  • 弘赞法华传(2)

    大乘种子。今已成就。汝必欲去。当询好师。此之一。难重相见。汝京内可于禅定道场。依止卧伦禅师。节入京求度。不遂其心。乃往伦所。伦曰。汝从何来。答。从五台山来。和尚。遣与师弟子。伦曰。和尚名谁。答曰。名...。沈裕驾。共至墓所察之。忽有一鸟如鸭。衔双鱼。各长尺许。飞来集君昌前。置鱼于地而去。君昌等。尤深嗟叹。采芝草封。奏诏旌问后不知所终。  清信士李山龙。[冯/廾]翊人也。以武德年中。任左监门校尉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40057528.html
  • 天台与华严圆教意涵之解析

    尝试,仅对佛教内各宗作说明,且是以历来祖师及当今大德、学者之意见依循,如此,庶几无病也。要简各宗各教之高下,这便涉及判教之问题。  所谓判教,乃将佛说法四十九年,所说之各种法门、经典,加以了解消化...涅槃经言五味及半满教等。佛教传入中土后,教判尤多:  南北朝时慧观于涅槃经序,提出二教五时教判,二教指顿渐,顿华严经,渐指从鹿苑至鹄林所说诸经。渐又分为:三乘教(阿含经)、三乘通教(般若经)、抑扬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50457589.html
  • 论韩愈与僧侣的交往

    之学学,故著《原道》等篇,抵排异端。至以谏迎佛骨,虽获戾,一斥几万里而不悔。斯亦足以大醇矣!奈何恶其为人而日与之亲,又作为歌诗语言,以光大其徒,且示己所相爱慕之深。有是心,则有是言,言既如是,则与平生所素著者,岂不大相反耶?”清代颜元也有类似批评,《存人篇》云:“昌黎诛佛 不遗余力,死生以之,真儒阵战将也。惜其贬潮州时,闻老僧大颠,召至州郭,与之盘桓; 及其将行也,又留衣。夫使大颠可教,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42658138.html